另外,該曲使用傳統五聲音階結合而成的特殊獨有優美旋律,亦為許多國家普遍認為是極具特色的「台灣調」。
本土語言歌謠欣賞
課間播放日期 | 曲目(語言別)(可點選試聽) | 賞析 |
104.09.02 | 草螟弄雞公(河洛語) | 這首逗趣的調戲情歌,是用公雞和炸蜢相鬥比喻一個老人在戲弄少女。歌詞中的「草螟仔」就是「蚱蜢」,比喻「少女」;「雞公」則是形容愛鬥弄蚱蜢的「老人」。曲調亦輕快愉悅。(資料來源:網路) |
104.09.23 | 一隻鳥仔哮救救(河洛語) | 日本人欲統治台灣之初,台灣各地湧起反抗日本的義勇軍,但幾經戰役,最後還是痛失台灣。後來人們就以一隻鳥在夜半時分的哀叫的情形來比喻,表明心中的痛楚與悲憤。(資料來源:網路) |
104.10.07 | 農村曲(河洛語) | 儘管此首旋律輕快,歌詞還是暗喻著農人辛苦的收成卻受到地主無情的壓榨與剝削的心情。作詞者甚至親自下田體驗,以便寫出更忠實反應農人生活的歌詞。相信唱這首歌,可以深刻體會詩句「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所以這的確是一首貼近農民生活的「代表作」。(資料來源:網路) |
104.10.21 | 思想起(河洛語) | 恆春民謠「思想起」,又名「思想枝」或者「思雙居」,屬於自然歌謠,演唱者可以自己配詞,所以每個人唱的歌詞都不盡相同。原是農人在山間或田園工作時哼唱的歌謠。許常惠先生在做民間音樂採集時,找到擅長編唱思想起曲調的陳達老先生,來錄製這首歌,於是陳達與月琴,遂成為我們對「思想起」這首歌的印象。(資料來源:網路) |
104.11.04 | 勸世歌(河洛語) |
「勸世歌」又名「江湖賣藥調」,浪跡江湖的賣藝人正是這些歌謠的傳唱者。 江湖賣藝人的表演,可分「文場」、「武場」兩類,武場是使出十八般武藝,拳來腳去,刀來箭往,甚至吞劍,吃玻璃碎片,讓人看得目瞪口呆,一愣一愣的,而文場則是「軟功夫」,變把戲、耍特技、唱歌謠,老少咸宜,勸世歌正式表演文場的人,最愛炫的曲目。(資料來源:網路) |
104.11.18 | 青春嶺(河洛語) | 〈青春嶺〉成曲於民風尚屬保守的三0年代,表達出當時台灣的年輕人對自由戀愛的嚮往。其曲調以歌仔戲的「遊賞調」為基礎,搭配陳達儒情意奔放的歌詞,完美表達出渴望且雀躍的心境。(資料來源:網路) |
104.12.02 | 安平追想曲(河洛語) | 《安平追想曲》是1951年所作的一首台語歌曲。為臺灣知名填詞人陳達儒與作曲家許石的作品。該曲描述的是一個清代臺南安平港買辦商人的女兒,與一位負心的荷蘭醫師生下一個金髮女郎,而金髮女郎又一如母親,陷入愛人的背叛。該曲所描述的時空背景常被誤認為是十七世紀荷領時期,事實上是發生於十九世紀末的清領時期。此題材不僅於華語歌壇相當獨特,也為全世界少有。(資料來源:網路) |
104.12.16 | 點仔膠(河洛語) | 古早的台灣,大都市裡沒有幾條大馬路,而且路面上大多是鋪著碎石子或泥土,只有一些是鋪上了瀝青,成為『點仔膠路』(柏油路)。 由於柏油路品質不好,在大太陽的曝曬下,會軟化成糊狀,因此沒有鞋子穿的孩子,走在馬路上,不緊燙傷了腳,點仔膠還是會黏在腳上。 台灣有『吃豬腳麵線』去除霉運的習慣,雙腳沾上了『點仔膠』確實是件倒霉的事,自然想到吃豬腳解運,孩子玩累了,肚子也餓了,看見豬腳當然是口水直流,這首兒歌生動的描繪了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處處皆有樂趣的達觀態度。 |
104.12.30 | 搖嬰仔歌(河洛語) | 這是一首台語搖籃曲代表作,已成為寶島父母對孩子表達關愛之情心曲。歌詞敘述父母在哄小孩入睡的過程中,一邊輕搖小寶寶,一邊對小寶寶產生無限的憐愛與期待,因此希望小寶寶一個晚上就能長高許多許多;有趣的是,在五十年前,作詞者就強調男女平權的觀念,提醒父母不論是男孩或女孩,都要一樣的疼愛(資料來源:網路) |
105.02.17 | 青蚵嫂(河洛語) |
1970 年,唱片製作人兼作詞家郭大誠取材「台東調」而改編成「青蚵仔嫂」,填上養蚵婦女樂天 |
105.03.02 | 河邊春夢(河洛語) | 《河邊春夢》為知名臺語歌曲,作曲作詞者為周添旺。歌曲作於1934年的台灣日治時期,1950年敘述「淡水河十三號水門」社會案件,並以台語歌曲《河邊春夢》為主題曲的同名電影上映,於台灣頗為賣座。至此,《河邊春夢》一曲才藉由社會案件與電影媒體於台灣盛為流行。(資料來源:網路) |
105.03.16 | 雨夜花(河洛語) | 「雨夜花」曾經是首兒歌,後來鄧雨賢採譜整理,周添旺填詞才變成情歌。歌詞描述一位鄉下純情少女,愛上城裡的花花大少,不幸慘遭遺棄,而沈淪在黑暗的角落裡,如同凋零殘敗的花朵,在雨夜中獨自顫抖。「雨夜花」來自一個真實的愛情悲劇,同時也暗喻著台灣人遭日本人壓迫的心境,雖為大調的歌曲,但旋律婉約優美,簡單的音程變化,訴盡內心苦楚,微妙之處,令人拍案叫絕!(資料來源:網路) |
105.04.06 | 孤女的願望(河洛語) | 這首《孤女的願望》本來是一首日本曲,後來由葉俊麟先生為它填上台語歌詞,陳芬蘭小姐主唱。葉先生填詞不忘反映社會,那時台灣的工業正在起步,加工出口業為台灣賺了不少錢,城市內的工廠一間一間開,在鄉下的青年男女都想到城市的工廠去工作,《孤女的願望》即以一個初出社會的少女為主角,描寫她對台北都市的憧憬,以及對工廠女工生活的期待。(資料來源:網路) |
105.04.20 | 淡水暮色(河洛語) | 50年代的台灣正是大量翻唱日本歌的時代,因此這首創作歌曲的誕生十分難能可貴。葉俊麟與洪一峰的合作不僅為當時的流行樂壇注入新力,也重新帶動了本土歌曲創作的風氣。這首歌的創作緣起,是葉俊麟跟著電影的外景隊在淡水渡船頭附近拍片,近黃昏時有許多漁船準備回航,渡船頭上擠滿了迎接親人的婦女和小孩,他瞧見身後的房舍內有個煙花女子探出頭來低聲吟唱著歌曲,自己卻每天沒親沒故地飄零,因而靈感泉湧寫起曲子。(資料來源:網路) |
105.05.04 | 港都夜雨(河洛語) | 〈港都夜雨〉本來是一首演奏曲,其原名為「雨的布魯斯(Blues)」,由於呂傳梓覺得曲子動聽,就徵求楊三郎的同意,填下了「港都夜雨」的詞。這裡所稱的港都,指的是基隆而不是高雄。全曲浪漫動聽,三拍的節奏簡捷有力,洋溢著青春男兒志在何方,既感慨又期待的豪情。(資料來源:網路) |
105.05.18 | 補破網(河洛語) | 1948年有一首著名的歌曲,是由李臨秋作詞,王雲峰作曲的(補破網)。因台語中的(希望)與(漁網)同音,以(補破網)為題,無疑是指當時戰後的台灣百廢待舉的社會宛如一張(破網),需要大家一起來一針一線地地將她縫補起來,代表了當時民眾內心的渴望重新建立家園和新秩序的心聲。(資料來源:網路) |
105.06.01 | 望你早歸(河洛語) | 在二戰末期,日本大量征召台灣子弟到南洋打仗。這些台灣子弟出生入死,許多人都未能歸來,這首歌充分說明了在故鄉等待的親人,心中的盼望與分離的悲苦。使得這首曲子哀怨且牽動人心。(資料來源:網路) |
103.09.03 | 天黑黑(河洛語) | 天黑黑是台灣北部民謠。原是一種順口溜的童謠唸詞,內容詼諧有趣,鄉土色調極濃。由於台灣屬於四面環海的海島國家,下雨相當的頻繁,而且雨中情景格外的富有詩意,也是寫作時的最佳素材,而「天黑黑」就是這些描寫雨之旋律中,最歷久不衰,長久被人們所傳唱的名曲。(資料來源:台灣歌謠資料庫) |
103.09.17 | 四季紅(河洛語) | 「四季紅」發表於一九三八年,是李臨秋和鄧雨賢在日據時代晚期的創作,以四季的變化來描述男女熱戀的情境,相當輕快、逗趣且輕鬆,尤其在男女對唱的部分,男生想對女生訴說情意,那種打情罵俏和眉目傳情的模樣,表現得真是淋漓盡致。(資料來源:台灣歌謠資料庫) |
103.10.01 | 桃花開(客語) |
這首客家小調,旋律優美,容易琅琅上口,內容是表達阿哥欲與阿妹相好,故意挑逗阿妹,而阿妹欲語還休,極為害羞的答應。 |
103.10.22 | 望春風(河洛語) |
《望春風》是每一個台灣人都能夠朗朗上口的歌謠,作詞者鄧雨賢先生更是被推為台灣歌謠的重要作詞家之一,甚至有「台灣歌謠之父」的美譽。從1930年代初問世以來,望春風一直是台灣最受歡迎的閩南語流行歌曲、台灣歌謠之一。
另外,該曲使用傳統五聲音階結合而成的特殊獨有優美旋律,亦為許多國家普遍認為是極具特色的「台灣調」。
(資料來源:台灣歌謠資料庫、維基百科) |
103.11.05 | 月夜愁(河洛語) |
月夜愁於一九三三年由周添旺先生作詞,這一 首歌曲是周添旺先生在台語流行歌壇獲得不朽地位的地一首歌曲。月夜愁共有十七個小節,不合音樂常理的要求,而且還用了三個五音階之外的「Fa」音,但是淡淡哀愁,透過旋律就很自然的宣洩出來。在三十年代的台北,人少車稀,幽靜的三線路常是情人相約散步的好地方,尤其在月光下更是羅曼蒂克,這樣羅曼蒂克的氣氛,在傷心人眼裡來看更是點滴在心頭,真切表達失戀人無聊的心情。(資料來源:台灣歌謠資料庫) |
103.11.19 | 夜合(客語) |
由曾貴海醫生所填的詞,傅也鳴所譜的曲,描寫客家婦人家克勤克儉、任勞任怨為家庭、為子女無怨無悔付出的偉大情操,經由陳雙優美動人的歌聲來表達,別有一番感人的情愫。(資料來源:台灣歌謠資料庫) |
103.12.03 | 燒肉粽(河洛語) | 於1949年張邱東松先生所作的詞曲,當時台灣正從戰火中脫離,一切都在重建中,社會物資波動很大,民眾生活都很困苦,做小生意的人都會沿街叫賣。有一天晚上遠遠傳來賣肉粽的叫賣聲,讓張邱東松先生找到靈感,馬上下筆就寫出燒肉粽這首歌。後來在民國50多年才由郭金發用他有特色的唱腔重新翻唱,而把這首歌給唱紅了起來。(資料來源:台灣歌謠資料庫) |
103.12.17 | 白牡丹(河洛語) | 「白牡丹」是日據時代「勝利唱片」公司「雙陳(陳達儒、陳秋霖)」合作的成名曲,發表於一九三六年,將少女嬌、羞、癡、貞比喻為純潔自重的白牡丹,深刻而不矯情,又將歌仔戲哭調中哀怨悲戚的部份摘除,而以小音階作鋪陳,配以含蓄文雅的歌詞,使得「白牡丹」脫離苦調的悲傷,反而給聆聽者「笑文文」的感覺。(資料來源:台灣歌謠資料庫) |
104.01.07 | 西北雨直直落(河洛語) | 「西北雨」是指夏天的午後雷陣雨,雨時甚短。歌詞中共敘述了兩段故事,前一個是描寫大雨中,鯽仔魚往女方家裡迎親,這個還有其他魚類、昆蟲扮成的迎親隊伍,真是有趣極了。後一則是在西北雨下,白鷺鷥趕路回家,但卻迷了路,而且天漸漸黑了,只祈望著土地公、土地婆大發慈悲,幫忙牠返家。(資料來源:網路) |
104.03.18 | 丟丟銅(河洛語) | 「丟丟銅」的意義,有人說是礦工賭博時丟銅錢下注的聲音,也有人說是火車經過山洞,水滴落下來的聲音等等。在歌詞裡比如「伊都」、「哎唷」等,很多都只是虛字,只是求歌曲的綿延與押韻。而歌詞中的「阿妹」是客家話,是「妹妹」、「小姐」的意思;「伊都」,則是語助詞,還在台語歌詞中加入其他語言,就像現在很多的中文歌曲中會參雜英、日語一樣,使歌詞聽起來較有趣味、有變化。(資料來源:網路) |
104.04.15 | 牛犁歌(河洛語) | 「牛犁歌」是農夫在辛苦之時,為了忘卻工作的辛勞,自娛而哼唱。原本只是活情趣的娛樂活動,後來慢慢整個變成歌舞戲劇化。這首由許丙丁填詞的牛犁歌,內容是一對男女下田耕作的情景,,雖然在夏天豔陽高照,但為了好收成,仍須努力勞動,也不為此感到辛苦,這也是農業生活的寫照。(資料來源:網路) |
104.04.29 | 六月茉莉(河洛語) | 曲調本是福建濱海地區的民謠,後來傳到台灣,經許丙丁填詞,成為台灣民謠。茉莉是初夏盛開的小白花,歌詞中的六月茉莉,用來喻單身女子正值年華,卻只能形單影隻的苦悶無奈。(資料來源:網路) |
104.05.20 | 桃花過渡(河洛語) | 內容描寫一位叫「桃花」的女子要渡河,而在船上這位單身的船伕,以言語戲弄桃花,然而桃花則反唇相譏,兩人一來一往間,在渡江的旅途上展開一場活潑、逗趣的對話。(資料來源:網路) |
本土語言成果競賽